5月30日晚,外国语学院于北区10号教学楼208教室举办第50期“镜心苑”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讨论的书目是《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运用大量浪漫主义描写与对比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作者心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本次活动围绕“走近作者”、“内容与主题”、“人物分析”、“分享交流”四个方面展开。活动伊始,主讲人带领同学们重温了小说的经典情节,使同学们充分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抨击封建统治和宗教势力黑暗腐朽的同时,鼓励饱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奋起反抗。在分享交流环节中,外貌丑陋,但心地善良,行动勇敢的加西莫多、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卑鄙龌龊的副教主克洛德等人物在同学们的细节刻画中渐渐现于眼前。本次沙龙的举办加深了同学们对十五世纪欧洲封建礼教社会的认识,也让同学们对雨果晚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书籍简介
《巴黎圣母院》 (又称《钟楼怪人》)是法国著名诗人、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底层美好与善良,反映了雨果作品晚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部必读的传世佳作。(外国语学院 图文:冯瑞迪 审核:赵吉云)
